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陆续颁布新版本,2011年考试时是否采用新的版本?如果新旧版本混用,该如何答题? 简答题 8分
2、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抗规》和《高规》在采用上应如何取舍? 简答题 8分
3、2010版《抗规》第3.9.3条中所说的可用于箍筋的“HPB300级热轧钢筋”是怎样的一种钢筋? 简答题 8分
4、 简答题 8分
5、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明确了两个条件:(1)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2)底层。而且,对“底层”的解释为“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这不同于2008版时的“底层是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见该规范的6.2.3条),是吗? 简答题 8分
6、 简答题 8分
7、如何理解“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 简答题 8分
8、关于结构抗震,有3个疑问: (1)如何理解“抗震等级”? (2)规范中提到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是指的抗震措施还是抗震构造措施?例如,《高规》7.1.2条第3款规定,“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本规程表4.8.2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3)轴压比验算时,应按抗震措施还是抗震构造措施确定抗震等级? 简答题 8分
9、确定抗震等级的完整步骤是怎样的? 简答题 8分
10、设防烈度为8度、乙类建筑,房屋高度为38m的框架结构,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1中最大适用高度为40m的要求。查表6.1.2确定抗震等级时,由于是乙类建筑,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3.0.3条,应提高1度即按照9度考虑,可是,表中9度时只有≤24m的情况。如何处理? 简答题 8分
11、对于框架_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在确定轴压比限值时,应采用2010版《抗规》表6.3.6中“框架结构”还是“框架-剪力墙”? 简答题 8分
12、《高规》3.3.13条是对“剪重比”的要求,其中,对于薄弱层,要求A乘以1.15的增大系数。该规范的5.1.14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要乘以1.15。这不是相当于,对于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剪重比验算时左、右都乘以了一个1.15吗?3.3.13条的1.15倍好像不起作用了呀? 简答题 8分
13、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 (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的μ[zs,gif],与《荷载规范》7.3节规定的μ[zs,gif],有何联系? (2)第3.2.5条和第3.2.6条中的H/B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简答题 8分
14、2010版《抗规》表3.4.2中判别竖向不规则时用到楼层侧向刚度,那么,楼层侧向刚度如何计算? 简答题 8分
15、《高规》4.6.6条规定,“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曲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和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请问,这个“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该如何求算? 简答题 8分
16、何谓“角柱”?如何理解《高规》6.2.4条对角柱内力的调整? 简答题 8分
17、 简答题 8分
18、 简答题 8分
19、如何总体理解《高规》6.2.1~6.2.5的内力调整? 简答题 8分
20、《高规》6.3.3条第1款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如何理解? 简答题 8分
21、《高规》6.4.2条、6.4.3条中,“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如何才算“较高”? 简答题 8分
22、如何确定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 简答题 8分
2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应注意哪些相关内容? 简答题 8分
24、 简答题 8分
25、 简答题 8分
26、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抗震验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 8分
27、建筑设计中多处需要控制层间刚度的比值,能否总结一下? 简答题 8分
28、《高规》中涉及的内力调整很多,能否总结一下? 简答题 8分
6008人学习
2人学习
6008人学习
6008人学习
6008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