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 单选题 2分
2、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是()。 单选题 2分
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单选题 2分
4、()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单选题 2分
5、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单选题 2分
6、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单选题 2分
7、下列关于教材的理解正确是()。 单选题 2分
8、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单选题 2分
9、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单选题 2分
1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最符合下列哪个德育原则()。 单选题 2分
11、“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它是哪种道德教育方法的体现()。 单选题 2分
12、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单选题 2分
13、小杰在阅读《阿Q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Q的人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单选题 2分
14、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单选题 2分
15、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森”,这种迁移符合()。 单选题 2分
16、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 单选题 2分
17、晓红认为,必须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循权威去行动。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晓红的道德判断处于()。 单选题 2分
18、小芳的观点得到同学的肯定和鼓励时,小芳就有了进一步努力的信心,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单选题 2分
19、赵明非常害怕狗,陈老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谈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了其对都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单选题 2分
20、侯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此时侯老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单选题 2分
21、夏老师在工作报告中写道,他将对集体的管理和个别同学的管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夏老师的这种班级管理方式是()。 简答题 10分
22、(辨析题)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简答题 10分
23、德育过程应该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 简答题 10分
24、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习的激励作用最大。 简答题 10分
25、考试焦虑的危害只是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 简答题 10分
26、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简答题 10分
27、简述德育过程中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简答题 10分
28、简述情绪调节的方法。 简答题 10分
29、简述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分类。 简答题 10分
30、阅读本段材料,完成以下2道题。 教育史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从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学记》中也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的教学要求。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提倡启发式教学也很著名。他的格言是:一个坏的教师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1)那么,什么是“启发性原则”。 (2)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呢? 简答题 10分
31、阅读本段材料,完成以下2道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影响,由自觉学习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俩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 (2)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简答题 10分
2人学习
6008人学习
6010人学习
6008人学习
6008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