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这就是()。 单选题 1分
2、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方法、技能、价值观与()。 单选题 1分
3、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称为() 单选题 1分
4、“实验技能、搜集资料与解释技能、各种专业技能(如烹调、电工)”这种描述属于课程要素中的()。 单选题 1分
5、“不管种族、民族、职业、收入或阶级有怎样的差异,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这种描述属于课程要素中的()。 单选题 1分
6、在课程发展史上,最早论述课程组织问题的学者是()。 单选题 1分
7、在课程发展史上,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与原则最早见之于()。 单选题 1分
8、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 单选题 1分
9、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 单选题 1分
10、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将先学习的公式定理在后续学习中重复出现,以使之不断得到巩固,其所依据的课程组织标准是()。 单选题 1分
11、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单选题 1分
12、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课程组织的()。 单选题 1分
13、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种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称为()。 单选题 1分
14、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种课程类型称为()。 单选题 1分
15、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称为()。 单选题 1分
16、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种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称为()。 单选题 1分
17、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种课程类型称为()。 单选题 1分
18、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称为()。 单选题 1分
19、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 单选题 1分
20、以下不属于学科课程基本类型的是()。 单选题 1分
21、在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传统的学科课程是()。 单选题 1分
22、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的是()。 单选题 1分
23、“泛智课程”属于()。 单选题 1分
24、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 单选题 1分
25、要素课程说的创立者()。 单选题 1分
26、以英国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课程论形成于()。 单选题 1分
27、功利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是()。 单选题 1分
28、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而适应“完美生活”之需要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所以课程就是由实用科学知识所构成的。这一观点是()。 单选题 1分
29、以开发、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的课程是()。 单选题 1分
30、将课程基本着眼点定位于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的课程是()。 单选题 1分
31、以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为代表,流行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一种经验课程思潮,称为()。 单选题 1分
32、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单选题 1分
33、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 1分
34、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课程”,经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发展,后来又融入了德国的“有机整体观”,从而发展为“乡土教育论”,进而发展为()。 单选题 1分
35、经验自然主义的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单选题 1分
36、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单选题 1分
37、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中,“设计”的核心是()。 单选题 1分
38、“合成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单选题 1分
39、“人本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单选题 1分
40、以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是()。 单选题 1分
41、“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这种课程属于()。 单选题 1分
42、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指的是()。 单选题 1分
43、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 单选题 1分
44、下列课程中不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是()。 单选题 1分
45、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 单选题 1分
46、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单选题 1分
47、“环境教育课程”有两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即()。 单选题 1分
48、下列不属于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是()。 单选题 1分
49、提出“附带学习”概念的学者是()。 单选题 1分
50、提出“副学习”概念的学者是()。 单选题 1分
51、选修制的最初确立是在()。 单选题 1分
52、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单选题 1分
53、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单选题 1分
54、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单选题 1分
55、“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包含着特殊信息的班级社会关系,这些特殊信息使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这一观点属于( )。 单选题 1分
56、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 单选题 1分
57、“儿童与学科的统一即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为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个过程就是()。 单选题 1分
58、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 简答题 1分
59、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单选题 1分
60、下列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单选题 1分
61、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即()。 单选题 1分
62、下列不属于道尔顿计划的主要措施的是()。 单选题 1分
63、把学生的作业室,称为“实验室”,兼有自修室、图书室、教室的作用。将这种安排作为主要措施之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单选题 1分
64、人们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组织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对班级授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其中,比较有效的是()。 单选题 1分
65、“同质编班”又叫()。 单选题 1分
66、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问题解决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单选题 1分
67、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这在教学组织上称为()。 单选题 1分
68、简述班级授课组织存在的缺陷。 简答题 1分
6008人学习
0人学习
6008人学习
6008人学习
6008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