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2、“唯”和“諾”两词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 单选题 1分
3、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4、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貶差異”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5、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城”与“金城湯池”中的“城”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6、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部分是复合词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7、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词使用本字本义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8、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字与小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9、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10、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 单选题 1分
11、下列各组字中,全属于形符或声符在一角结构的一组是( ) 单选题 1分
12、在古书旧注的类别里,宋代洪興祖的《楚辭補注》属于( ) 单选题 1分
13、下列注释术语中,表示“按照常见的读音来读某字,并按照常见的意思来理解该字”的是( ) 单选题 1分
14、下列句中,“爲”是介词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15、下列句中,“然”用作连词表转折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16、下列句中,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17、下列句中,省略动词宾语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18、下列句中,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19、下列句子,有双宾语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20、下列句子,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单选题 1分
21、穀與魚鱉不可勝食,(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填空题 1分
22、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 ),亦哀之矣。 填空题 1分
23、知不足,(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填空题 1分
24、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 填空题 1分
25、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填空题 1分
26、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 填空题 1分
27、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竊觀公之意,视釋天下若釋躧。釋: 简答题 1分
28、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貨: 简答题 1分
29、解释下列句中的词: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恨: 简答题 1分
30、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至殺不辜人也,衪其衣裘,取戈劍者……辜: 简答题 1分
3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鮮: 简答题 1分
32、说明下列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天之蒼蒼,其正色邪?邪: 简答题 1分
33、说明下列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對曰:“既竊利之,敢不識乎?”竊: 简答题 1分
34、说明下列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之: 简答题 1分
35、说明下列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莫: 简答题 1分
36、说明下列句中的词性、意义或用法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焉: 简答题 1分
37、指出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词哪些用的是本字,哪些用的是通假字,并说明如何区分本字和通假字。(6 分) (1)爲叢敺【爵】者,鸇也。 (2)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3)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4)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 简答题 6分
38、解释下列句子中“引”字的意义,并归纳“引”的词义引申的脉络。(6 分) (1)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 (2)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3)項羽乃悉【引】兵渡河。 (4)故知持權【引】謗,招幸者非己。 简答题 6分
39、解释下列句中加大括号的名词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其语法特点。(8 分) (1)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2)今欲並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3)【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4)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简答题 8分
40、把下段文章中加括号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爲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間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懐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爲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爲重,諸臣百吏以爲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而不爲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爲猛狗而齕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爲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升概甚平,遇客甚謹 简答题 2分
41、把下段文章中加括号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爲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間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懐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爲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爲重,諸臣百吏以爲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而不爲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爲猛狗而齕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爲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简答题 2分
42、把下段文章中加括号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爲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間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懐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爲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爲重,諸臣百吏以爲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而不爲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爲猛狗而齕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爲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 简答题 2分
43、把下段文章中加括号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爲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間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懐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爲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爲重,諸臣百吏以爲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而不爲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爲猛狗而齕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爲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 简答题 2分
44、把下段文章中加括号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爲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間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懐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爲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爲重,諸臣百吏以爲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而不爲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爲猛狗而齕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爲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 简答题 2分
45、把下段文章中加括号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爲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間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懐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爲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燻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爲重,諸臣百吏以爲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而不爲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爲猛狗而齕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爲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简答题 2分
46、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孔 子 觀 於 魯 桓 公 之 廟 有 欹 器 焉 夫 子 問 於 守 廟 者 曰 此 謂 何 器 對 曰 此 蓋 爲 宥 坐 之 器 孔 子 曰 吾 聞 宥 坐 之 器 虛 則 欹 中 則 正 滿 則 覆 明 君 以 爲 至 誡 故 常 置 之 於 坐 側 顧 謂 弟 子 曰 試 注 水 焉 乃 注 之 水 中 則 正 滿 則 覆 夫 子 喟 然 歎 曰 嗚 呼 夫 物 惡 有 滿 而 不 覆 哉 子 路 進 曰 敢 問 持 滿 有 道 乎 子 日 聰 明 叡 智 守 之 以 愚 功 被 天 下 守 之 以 讓 勇 力 振 世 守 之 以 怯 富 有 四 海 守 之 以 謙 此 所 謂 損 之 又 損 之 之 道 简答题 12分
47、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文中加大括号词的意义:獄 简答题 1分
48、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文中加大括号词的意义:賂 简答题 1分
49、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文中加大括号词的意义:比 简答题 1分
5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文中加大括号词的意义:饋 简答题 1分
51、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文中加大括号词的意义:已 简答题 1分
52、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文中加大括号词的意义:饜 简答题 1分
53、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 简答题 2分
54、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 简答题 2分
55、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大括号词在句中的词义、词性与用法:【既】飽,獻子問焉。既: 简答题 2分
56、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解释大括号词在句中的词义、词性与用法:【是】以三歎。是: 简答题 2分
57、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子,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襃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屬:恰好)【饜】而已,是以三歎。”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一食三叹”的具体原因,并说明阎没、叔宽借此使中魏献子明白了什么道理。(6 分) 简答题 6分
6008人学习
6008人学习
0人学习
6009人学习
6009人学习